hifi-china.com

影音专业工作者群落

  • ; )

    • …… (19)
    • 军武、模型 (38)
    • 家庭录音 (3)
    • 扬声器 (20)
    • 推荐阅读 (31)
    • 放大器 (19)
    • 游戏机及周边设备 (14)
    • 源 (10)
    • 艺术 创意 (3)
  • about hifi-china.com

    Aurum Cantus
    Classic
    不深不浅种荷花

     


hifi-china.com

  • 查看归档
image001
image005
image011
image019
04h_sep2019_loadslingformationdf-st-85-10549_live
04i_sep2019_heavylifti_live
63b690e880698191a88d3bb33ffb4a31
20190905152823
Boeing_Vertol_Chinook_HC1B_(352),_UK_-_Air_Force_AN1721390
83rd ERQS Guardian Angels conduct training flight with Task Force Brawler A U.S. Army Task Force Brawler CH-47F Chinook flies while conducting a training exercise with a Guardian Angel team assigned to the 83rd Expeditionary Rescue Squadron at Bagram Airfield, Afghanistan, March 26, 2018. The Army crews and Air Force Guardian Angel teams conducted the exercise to build teamwork and procedures as they provide joint personnel recovery capability, aiding in the delivery of decisive airpower for U.S. Central Command. (U.S. Air Force Photo by Tech. Sgt. Gregory Brook)
Cnqoq7gXgAQk06E

“飞翔的搬运工”

译者注:本文原文发表在美国史密森学会出版的2019年9月刊《空天》(AIR & SPACE)杂志上,原作者是埃德•达拉克(Ed Darack)。译文所配图片有改动。CH-47“支奴干”直升机执行的任务多种多样,它有时甚至会运送一些大得惊人的货物

“飞翔的搬运工”——CH-47“支奴干”直升机的故事

原作者:李昭辉

经历了逾58年的和平与战争之后,波音•伏托尔公司研制的CH-47“支奴干”直升机已然成为一支现代化陆军的生命线,这一地位是它的制造者在1961年将首架样机送上天空时所无法想象的。这款直升机首次投入实战是在 1965年,当时,美国海军的“拳师”号航空母舰在抵达越南时,其甲板下方停放着57架CH-47A直升机。而且,从那时起,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军队一直在越南战斗,“支奴干”也紧随他们左右。凭借强有力的发动机和纵列式双旋翼,“支奴干”可以拖带一切——从战斗部队、重型火炮直到小艇,而且还能执行搜索救援和运输任务。很多人讲述过这样的故事,其中既有驾驶过“支奴干”的飞行员和机组成员,也有被“支奴干”所服务过的人,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美国陆军计划将“支奴干”一直使用到2060年,从而使其成为一个连续服役将近一个世纪的传奇。

CH-47是美国陆军目前唯一的重型直升机,其最新型号CH-47F可运送多达25000磅(约11.34吨)的人员、物资或装备

(一)薄雾中的伤员救护直升机。讲述者:CH-47A飞行员加里•劳什(Gary Roush)。

无论从哪个方向,你都可以从100多英里外看到黑婆山(译者注:黑婆山是南越地区最高的山,海拔986米),这里是美国陆军第3军驻地湄公河三角洲最突出的地貌特征。美军占据着这座山的顶部,而越共游击队则拥有其余部分,所以,在山顶上获得补给的唯一方法是用“支奴干”将它们带入——“支奴干”能运送很多物资,而且飞行高度较高,它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型号的直升机。除了海拔高度,这一任务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山顶上无线电信号发射塔附近那块小小的着陆场。另一个挑战是季风期间的天气,特别是8月和9月的天气。尽管存在风险,但我还是很喜欢飞前往黑婆山的任务,所以我总是自愿去。我所在的单位几乎每天都会将物资运到山顶,这些飞行任务中没有一次是真正平平安安度过的,但其中有一次绝对称得上是惊心动魄。

“我们全力以赴”可以说是装备“支奴干”的部队的座右铭。上图中这架隶属于第159航空团的CH-47直升机正在吊运一艘硬质充气艇,艇上满载有美国海军特种作战部队的士兵。为了迅速让“海豹”突击队队员登机,C-47甚至可以降落在水面上(旋翼继续旋转以提供升力),并放下跳板以便充气艇可以直接开到机舱内

1968年8月18日清晨,数以百计的越共武装人员在黑婆山山顶袭击了美军基地,并越过了电线,他们的目标是摧毁山顶上的重要通信设备。几个小时后,15名战死的越共士兵遗体散落在这处小基地之中,剩下的人撤退了。越共的这次袭击共造成8名美国人死亡,23人受伤。当季风铺天盖地般地刮起后,整座山的上半部分悉数笼罩在了薄雾之中。负责医疗后送的“休伊”直升机试图接出伤员,但由于气象条件恶劣而作罢。地面指挥官恳求我们也尝试一下——不像小小的“休伊”,一架“支奴干”就可以运走所有23名伤员。

这架“支奴干”正在为越南的一处山顶营地吊运一个移动式水箱

经过多次尝试后,我们也准备放弃了——能见度几乎为零。然而,其中一位机组成员想出了先向下飞到云底再“向上盘旋”的主意。那位机组成员让我们以能看到树顶的高度保持低空飞行,于是我们径直下降到了直升机停机坪下方约1500英尺(约457米)处。毫无疑问,我们周围的山上到处都是敌人。我们慢慢盘旋着爬升到了直升机停机坪。当我们把直升机停稳并环顾四周时,感觉就像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电影:这片地方到处都放着战死的敌人的尸体,我们的旋翼不断掀起一阵阵雾气。地面上的人立即把所有23名伤者塞满了“支奴干”的货舱,然后我们起飞升空,做了个180度的转弯,在零能见度下飞走了。直到我确定我已经能看清周围的一切后,我才开始下降高度。我从未汇报过这次任务,因为我觉得我会因将如此多的人置于如此极端的风险之中而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

(二)啤酒、子弹、豆子以及……推土机。讲述者:CH-47A飞行员约翰•萨奇(John Such)。

我一直认为“支奴干”是军队中最好、最“多才多艺”的直升机——几十年来,我驾驶过各种类型的直升机。我们真的目睹了“支奴干”在越南所展现出来的多用途性。我们拖带了一切:部队、物资,甚至是推土机。当然,我们也做医疗后送工作。美国陆军甚至将4架“支奴干”改装成了空中炮艇机,即ACH-47。

试飞中的ACH-47,注意发动机进气口还没有安装过滤器

在越南,我曾在北部的第1军服役。我们整天飞行,通常是从早上6点到晚上7点左右,而且经常有可能会再次出动,在夜间执行一些投放照明弹的任务。我们的“工作日”通常是从运送一组105毫米口径榴弹炮开始的。我们将火炮从一个山顶吊运到另一个山顶。我们用火炮的弹药袋将其吊在“支奴干”机身下方,炮班成员则待在机身里。然后,我们还要给他们送来食物、弹药、发电机、柴油和水。运完这些东西后,我们还要为该地区的其他所有部队提供一般性补给,将任何和所有需要的东西都送到任何和所有需要它们的人身边。我们把这些东西统称为“啤酒、子弹和豆子”。运完这些后,直升机的燃油也烧得差不多了,我们却将进入更专业的重负荷搬运工作,如155毫米口径榴弹炮。我们只有在大量烧油的情况下才能吊起这么重的东西。通常情况下,我们运送的最重的负载是推土机。吊运一次推土机几乎就会掏空我们的油箱。我们吊着推土机,带着它飞到指定的位置放下,然后立刻就要飞到最近的加油点加油,因为此时我们的油箱中差不多只剩下汽油蒸汽了。

(三)“我所见过的最酷的玩意儿!”讲述者:CH-47D搭乘者派特•金塞尔(Pat Kinser)。

在阿富汗,所有我们这些大兵们都很喜欢“支奴干”。它们动力强劲,可以装下大量人员和装备。我看到它们带着各种东西到处跑,从邮件到水、榴弹炮、人道主义物资和医疗用品,甚至还有山羊和鸡——这是供分派给我们的阿富汗安全部队吃的,我们有时会与他们一起参加作战行动。在高海拔和高温条件下,再加上对重载的迫切需求,导致我们在阿富汗必须使用“支奴干”,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选择。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样一幕:我们曾前往巴基斯坦边境附近的一个偏僻村庄,海拔超过9000英尺(2700多米)。当时是夏天,所以天气很热,空气也很稀薄。我们的兵力足足有一个排,还带着能支撑一个多星期的食物和水。村庄位于一片非常陡峭的山坡上,飞行员驾驶着“支奴干”进入,然后放下跳板,每个人都出去了。当我走下跳板时,我听到有人喊“这是我见过的最酷的玩意儿!”——其中一名海军陆战队员正在大喊大叫,甚至盖过了发动机的呼啸声。我抬头看去,发现这架“支奴干”的前轮停在陡峭的山坡上方仅20英尺(约6.1米)处,其尾部跳板离地面只有几英寸。但是,飞行员和机组人员仍然把它停得稳稳当当的,仿佛直升机停在平坦的地面上一样。机尾的机组人员也是同样地沉着和冷静,他们帮助我们卸下了所有的食物和水。然后,这架野兽的旋翼又开始咆哮着旋转了起来。

哪怕是在萨尔瓦多的炎热气候中,运送重磅载荷对CH-47来说也是没有问题的。照片所示为美国陆军的一架“支奴干”正准备运送萨尔瓦多军队参加演习。今天,共有900多架“支奴干”在20个国家服役

(四)特种作战。讲述者:MH-47D搭乘者托尼•布鲁克斯(Tony Brooks)。

鉴于地形和条件,因此“红翼行动”是独一无二的。其战场位于海拔近10000英尺(约3000米)的高度上,地形也非常陡峭和崎岖。时间也是在夏天,该地区每天下午都会遭受强烈雷暴的肆虐,这些雷暴往往持续到深夜。我们无法从空中进入(即跳伞),因为这样做部队成员会散落得整座山上到处都是。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的“支奴干”是我们唯一的指望。

我们搭乘“支奴干”飞过很多次,它们才是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真正主力军。在直升机上实际上总是有空间,而不是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在一起,这真是太棒了!而且,“支奴干”的动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我们经常将整个排的游骑兵塞进去,外带额外的装备。“支奴干”甚至可以飞到阿富汗的高山之上,而且速度很快。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的“支奴干”的另一个优点是,它们不仅可以将我们快速送到伊拉克或阿富汗的任何地方,不论着陆场的情况如何,而且因为这些直升机是全副武装的,因此它们也可以作为武装直升机四处游荡并为我们提供支援。没有其他任何一款直升机能做到这一点。

当时的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支奴干”的前轮在山坡上方悬空,尾部跳板离地面只有几英寸

在“红翼行动”中突入萨塔洛山(Sawtalo Sar,阿富汗库纳尔省的一座山脉)是真正让人大开眼界的,这次行动真的不仅证明了“支奴干”作为一架飞行器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而且也证明了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的飞行员和机组人员有多棒。我们是在深夜且伴有大雾和多云的条件下突入的。飞行员带着我们在萨塔洛山的最上方盘旋,并放下了快速机降的滑绳。往下看,我只能通过我的夜视镜看到浓浓的雾,除此之外什么也看不到。这些飞行员是如此地令人难以置信,当我们从将近10000英尺(约3000米)的高度滑入山上时,他们将直升机悬停得纹丝不动,像块石头一样。然后,就像这样一样,这只“铁鸟”又趁着夜色飞走了。

(五)“沙漠风暴”行动中“直升机吊挂运输的疯狂盛宴”。讲述者:CH-47D机长柯克•库伊肯达尔(Kirk Kuykendall)。

在“沙漠风暴”行动中,“支奴干”是一种关键装备。美国陆军几乎把他们手头上的每架“支奴干”都派到了那里——它们都是D型,当时属于相对较新的型号。最开始,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为推进中的地面部队运送燃油。每架“支奴干”可以通过吊挂的方式运送4个容量为500加仑(约1900升)的“燃料囊”。降落后,我们重新布置货舱,以后送被俘的伊拉克战俘。正是在“支奴干”的保障下,才使得推进中的地面部队能够不断前进。“支奴干”似乎遍布伊拉克的天空。我至今还记得进入某个前方挂弹和加油点时的情形,这是一处巨大的补给基地,有30个加油和挂弹点,可该基地不仅总是停得满满当当的,而且总是有“支奴干”在上空盘旋,等待加油。

尽管我们在战争开始时的主要任务是运输燃油,但我们在部署过程中还运送了其他所有的物资——火炮身管、弹药、食物和水;我们甚至将一架被完整缴获的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吊运了回去。这简直就是一场直升机吊挂运输的疯狂盛宴。

升级了玻璃纤维旋翼的“支奴干”HC.1B,照片中显示的是海湾战争期间第7中队“支奴干”的涂装

(六)装货、卸货、再装货。讲述者:CH-47F飞行工程师乔丹•希尔(Jordan Hill)。

我最近的一次部署是在2015年部署到伊拉克,但我们也在科威特度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正在飞最新的F型,我的工作主要是处理内部载荷。对我来说,我们可以天天谈论直升机下面的速降滑绳或吊索装载,但最令我惊讶的始终是我们可以在这款直升机的货舱内塞进去多少东西。F型在处理内部载荷方面非常容易操作:只需将地板翻转过来就会有滚轮,可以把货物从外面滚进来,或是从里面滚出去——在F型之前,你必须使用单独的滚轮板来装卸货物。

我们在部署期间飞了很多所谓的“环形航线”,在那里我们几乎从一个基地飞到另一个基地,运送任何东西。我们不仅将货物堆放在地板上,还需要将其完美地布置,因此每到一处目的地货物都可以快速卸载。作为一个飞“环形航线”的“支奴干”飞行工程师,你必须是一个“俄罗斯方块”游戏大师。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是,有一天我们为副总统约瑟夫•拜登飞了一次贵宾航班,之后在返航时,我们又满载货物准备飞“环形航线”,我们的总起飞重量为49999磅(约22.68吨),只比直升机允许的最大起飞重量少1磅。我们在整个航线上玩起了“俄罗斯方块”(即尽可能把货物塞得不留间隙)。

2014年,在利比里亚的罗伯茨国际机场,这架来自美国“铁骑士”(Iron Knights)特遣队的“支奴干”直升机的一名机组人员正指引着安装一座供埃博拉病毒治疗部门使用的焚化炉

(七)团队工作。讲述者:CH-47F飞行工程师杰里米•马多克斯(Jeremy Maddox)。

2018年7月,我们收到报警,需要在胡德山(Mount Hood)山顶附近营救一名登山者。这位登山者之前打过一个手机电话,当6名地面救援人员赶到他身边时,他们发现,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岩石和冰块开始掉落,这就使徒步把那位登山者送下山变得太危险了:需要用直升机把他送下山。在距离胡德山约16千米的一个小镇的足球场上,我们拉上了4名伞降救援人员(来自美国空军),之后我们向现场飞去。我们原计划是在山顶做一个四轮着陆(所有四个机轮都触及地面,但飞行员始终保持动力不中断,因此在胡德山顶上直升机犹如“悬停在地面上”)并装载救援人员和受伤人员。为了减轻重量,我们故意飞得相对较低以多消耗燃料,还在山顶上盘旋了一阵。我平躺在机尾跳板上,把脑袋从跳板边缘伸出来帮助引导直升机降落。但是这次,我发现山顶只有约1米宽,于是,作为一名机组人员,我决定尝试着在救援直升机正下方的一个小凹坑里进行双轮山坡着陆。

我们知道,这将是一次非常艰难的机动,因为凹坑很小而且斜坡非常陡峭。实际上我们根本没有犯错误的余地。正是F型“支奴干”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和飞行控制系统才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当然还要加上机组人员的默契配合。飞行员可以在空中指定一个点,并将直升机悬停在那里,然后向任何方向以一英尺一英尺的增量推进。在我所躺的跳板上,左边是詹姆斯•麦克奈特(James McNight),右边是史蒂文•柯克帕特里克(Steven Kirkpatrick)。我们告诉飞行员丹•福特(Don Ford)和副驾驶约翰•霍夫曼(John Hoffman)利用CH-47F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降落到雪地上。当机轮接触到山峰时,福特完全控制着直升机并保持不动,同时3名救援人员迅速下机。“支奴干”只有两个后轮接触地面,旋翼在山坡上方约1.2米处旋转,救援人员迅速而沉着地行动着。每当有人爬上直升机时,直升机的重心都会发生变化,但是福特始终让直升机保持着稳定,因为我们3个人在后跳板上充当了他的“眼睛”,不断通过语音告诉飞行员对姿态进行修正。

双轮“山顶着陆”是CH-47直升机在不稳定着陆场投送部队的标准方法。上图中这架英国皇家空军的“支奴干”正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莫哈韦山上投送出40名皇家海军陆战队员

当所有人都登机后——从开始到现在大约过去了3分钟——福特重新驾驶“支奴干”升空并从山顶上飞驰而过,然后将飞行控制权交给了霍夫曼。此时,为了让“支奴干”在之前的高度上保持稳定而不断调整变化的重心,福特的肌肉已是疲惫不堪。这是一次惊险的情况,但却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人机协调——结合F型“支奴干”上的飞行控制系统,我们最终渡过了难关。

(八)黑暗、灰尘和强力胶布。讲述者:CH-47F飞行员德里克•约翰逊(Derek Johnson)。

我曾被部署在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机场。我们执行过所有类型的任务,其中一些是支援特种作战。这些行动总是在夜间进行,而且通常是在月光照度低于百分之五的地方进行。2017年7月的一天晚上,我们参加了一次清除赫尔曼德省某个高价值塔利班目标的行动。在参加行动的两架“支奴干”中,我是领头的那架的飞行员。我们花了大约50分钟才飞抵特种作战人员所在的大院内。我们共往机上装了59人,然后调头往目标飞去。我们飞得很快,高度却很低——在1000英尺(约300米)以下,直到距离目标还有几千米时,进一步把高度下降到了100英尺(约30米)以下,接着我们降落在距离目标不到1千米的地方,卸下所有的人,并在大约8分钟后返回了大院。当我关闭我们直升机的发动机后,第二架“支奴干”刚刚进入并准备降落在大院内。我听到了一声哨声,当第二架直升机关闭发动机时,我发现它已经笼罩在了猛烈的地面火力之中,其中一副旋翼上有2英尺的桨叶被打掉了,另一副旋翼上出现了6个弹孔。由于需要在40分钟后前去撤走部队,因此没有时间再派出一架“支奴干”了,当然也没有时间进行维修。于是,我们决定将所有59名士兵用一架直升机拉走。

我算了算数字,海拔高度为4000英尺(约1219米),气温很热(当时是7月份),“支奴干”的负荷已达到最大,更不用说尘土飞扬和黑暗的条件了。但我估计我们可以做到,虽然有些勉强。我们回到了目标所在的院子,把所有人都装上了。人们有的挤在座位上,有的坐在地板上,有些人甚至站着。我不得不拉出99%的功率才刚好起飞,但我们确实起来了。尽管四周一片黑暗且能见度很低,但是F型“支奴干”的飞行控制系统让我们能满怀信心地飞行。一旦飞到300英尺(约90米)高度,眼前就没有任何障碍物了,我向下压了压机头,然后将功率稍稍调低了一点。8分钟后,我们已经在大院的那片小型着陆场上空盘旋了,然后把直升机准确地降了下去。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被击中的“支奴干”回到坎大哈。“把你的旋翼用强力胶布粘一下?!”当飞行员请求获得返航的许可时,我们的上校这样说道。事实上,机组人员用强力胶布修补了旋翼,这就是要飞上天所需要做的一切。尽管失去了一部分旋翼,但这架“支奴干”在50分钟的航程内飞得不错,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在7000到8000英尺(约2133到2438米)的高度巡航。

 

原文链接  logo

 

 

  • 2019年10月26日
  • 军武、模型
  • 178

作者:

hifichina_liub

版权所有 © 2021 hifi-china.com. 京ICP备14001121号                                    
天津音响行业协会 极声影音 

返回顶部